问题 选择题

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从开车人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增强环保意识;从邻里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到车友相遇微笑真情互动;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社会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车德”涵盖的内容。加强“车德”建设,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

A.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

C.应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理解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加强“车德”建设,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正确;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与题意不符;C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容,与题意无关;D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作用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识记与理解,社会存在的性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变化,要对应材料内容准确解读是哪一层意思。对学生解读题意的能力有所体现,难度适中。

论述题

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1175913786157811717519109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10.45.48.49.8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民币/元)35874140476151535919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7.46.289.510.9
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幅(%)24.4032.419.511.721.3
材料二  J省N市政府在网上调查居民幸福感数据

材料三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深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各行业的人进行采访,面对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一时间,“幸福”一词称为媒体热词,也引发了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幸福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人产生了新的选择困惑和幸福困惑;当前世界各国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将注意力转向国民幸福问题,中国政府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2012年11月15日 ,习 * * 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依据上题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感?(1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