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其中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

(3)写出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用C 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如选用E装置来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端(填“a”或“b”)进入.

答案

(1)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和集气瓶;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3)高锰酸钾粉末是暗紫色的,所以A 装置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

(4)用C 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

(5)如选用E装置来收集CO2,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从长导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

故答案为:(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B;C或 D;

(3)2KMnO4 

  △  
.
 
K2MnO4+MnO2+O2↑;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了;

(5)a.

判断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 男性,72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6年,再发伴发热1周。 患者16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喘息,无发热、心悸。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以受凉、季节变化为诱因,每年累计发病时间约3个月,经抗炎、止咳、平喘等治疗,病情可逐渐好转。1周前患者因受凉再发咳嗽、咳少量黄脓痰,轻微活动后即感喘息,伴发热,体温最高39.2℃。外院血常规示“WBC9.4×10/L,N0.92”。经抗感染等治疗后,体温降至37.0~38.0℃,但其他症状缓解不明显,本次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需高枕卧位,大小便未见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平素体健。否认传染病史。吸烟50余年。20支/日,饮白酒约40余年,100g/日。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7.5℃,P99次/分,R24次/分,BP135/80mmHg。急性病容,呼吸急促,精神差。口唇轻度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散在细湿性啰音、未闻及哮鸣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9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Hb163g/L,RBC5.32×1012/L,WBC7.7×109/L,N0.82,Plt291×109/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异常。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示:pH7.35,PaO240mmHg,PaCO251mmHg,HCO327.4mol/L,SaO84%。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