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北京以8%的GDP增速位居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末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行有余力而不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北京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的科学发展在“调”和“转”上加大力度。围绕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三大问题,北京坚决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首钢退市三大策略。虽然这三大措施直接影响了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却大大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维护了楼市稳定,老百姓得到了“蓝天白云”。如果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调控是中央下发给各地的一张考卷的话,倒数第一恰恰是北京“行有余力而不为”的精心备考,是心甘情愿主动站位的结果。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北京在GDP增速排名上甘愿倒数第一的依据。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北京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严峻形势决定北京必须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首钢退市三大策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科学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针对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三大问题,采取三大策略。虽导致GDP增速下降,却有利于科学发展,更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施三大策略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题目分析:本题以北京在GDP增速排名上甘愿倒数第一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解题时首先要抓住设问限定范围“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设问类型是依据类。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做好此题的前提。其次要提取课本有效信息,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最后运用理论知识联系材料作答。
点评:本题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