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ADSL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ADSL的传输速率通常比在PSTN上使用传统的Modem要高

B.ADSL可以传输很长的距离,而且其速率与距离没有关系

C.ADSL的非对称性表现在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可以不同

D.在电话线路上使用ADSL,可以同时进行电话和数据传输,两者互不干扰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点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入方式。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接入方式。ADSL可在无中继的用户环路网上,通过使用标准铜芯电话线——一对双绞线,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实现单向高速、交互式中速的数字传输以及普通的电话业务。其下行(从ISP到用户计算机)速率可高达8Mbps,上行(从用户计算机到ISP)速率可达640Kbps~1Mbps。和通常在PSTN上使用的传统 Modem相比,ADSL的传输速率要高。目前传统Modem的传输速率为33.6Kbps和56Kbps。ADSL接入充分利用现有大量的市话用户电缆资源,可同时提供传统业务和各种宽带数据业务,两类业务互不干扰。用户接入方便,仅需要安装一台ADSL调制解调器即可。 ADSL是一种接入网技术,传输距离一般为3~5km,不适合于传输很长的距离。而且,ADSL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相关,距离为5.5km时,下行和上行的速率为1.5Mbps和64Kbps;距离为3.6km时,下行和上行的速率为6Mbps和640Kbps。所以,选项B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嫦娥1号”的最后壮举

沈美云

   ①减速、下落、撞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1号”卫星于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上。

  ②“嫦娥1号”卫星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实现了中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创造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的新时代。通过它获取的数据,科研人员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月球地形图和模型。“嫦娥1号”“看”遍了月球的每一寸土地,并完整传回了数据。根据“嫦娥1号”获取数据制作的月面地形模型在精度、分辨率、图像清晰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各国已有的月面地形模型。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的地形图没有南北极,而“嫦娥1号”首次得到了纬度在70°以上南北极极区的高精度月面地形,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完整的月球表面地形图。在空间分辨率方面,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为70千米,而“嫦娥1号”的空间分辨率精确到2千米左右。克莱门汀绘制的地形图十分模糊,在月球的背面尤其突出,而“嫦娥1号”绘制的地形图比它精确了10倍以上。此外,“嫦娥1号”地形图高程的精度也比美国的数据提高了4到5倍。这份首次得到的高精度全月球地形图为进一步进行月球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③“嫦娥1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踏上奔月旅程,至2008年10月24日完成了预定的、在轨一年的各项探测任务。“嫦娥1号”在奔月途中,原计划需要200余千克燃料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由于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结果只用10千克燃料一次达到轨控效果,比原计划节省了190多千克燃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嫦娥1号”的“余热”是探月指挥部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让它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发回一些价值已经不大的数据,还是挖掘它的潜力,超额完成一些其他的任务呢?探月指挥部认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软着陆,技术跨度大,为了积累撞月过程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的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决定在‘嫦娥1号’卫星寿命末期,控制卫星撞月。”于是,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利用“嫦娥1号”卫星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所有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技术试验数据,为二期探月工程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④同时,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使命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撞击月球,因为撞击掀起的月球尘埃有助于科学家分析月球起源之谜,而且亦能为精确着陆月球奠定基础。“嫦娥1号”卫星在撞击前还能完成拍摄近距离高分辨照片、拍摄撞击时的瞬间情况,这些资料对地面分析人员也是非常有用的。(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4期,有删节)

1.列举“嫦娥1号”卫星绕月飞行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加粗的“余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嫦娥1号”卫星选择撞击月球这一壮举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