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的就业形势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材料二 2012年11月16日,某电器公司人事经理与陈某签订《劳动协议》,约定由陈某负责输送一批员工到该公司从事电器安装工作。2013年1月19日,该公司认为员工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于是张贴公告与该批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员工在两天内结算工资离厂,但员工不同意,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到7月31日并长期在厂内聚集,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9分)
(2)结合材料说明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分)
(1)①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3分)
②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3分)
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3分)
(2)① 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2分)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2分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3分)
题目分析:(1)“两难”问题指的是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问题明确指出了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回答,“如何”即要回答措施。政府从宏观政策上、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上、劳动者从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上具有展开回答。(2)该题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熟练掌握和迁移运用。注意从“劳动者”角度组织答案,学生可以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依据、途径等方面具体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