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作者辛弃疾________词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______开创的。(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4分)

(3)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请就辛词这句中“别”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2分)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词的抒情时说,“忽见”二字是表现词人心情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案

(1)豪放、苏轼(2分)

(2)写出了作者夏夜行走在黄沙道中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和农村丰收在望的景象,流露作者的欢乐情绪。(4分)

(3)“别”字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鸟鹊都惊动起来,很生动形象,暗示了鹊和枝对明月的依依不舍的意味。(2分)

(4)“忽见”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然发现先前歇脚过的那家茅店时的惊喜心情。(第一问主要通过对上片的品赏,抓住“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等词语,从而归纳出夏夜山村的特点;第二问需要进入角色,仔细体会“忽见”一词的妙处)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