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据《旧唐书》记载,兴平县上官兴,因醉酒杀人畏罪潜逃,官府将其父亲抓获入狱,上官兴不忍心父亲替他受刑,于是自首。依据当时法律对自首的规定,应如何处置上官兴( )

A.本案符合《唐律》中关于自首的规定,上官兴救父是发扬孝道,应当罪减一等,处以流配刑

B.本案符合《唐律》中关于自首的规定,应当免除对上官兴的刑罚

C.本案不适用自首的规定,应以死刑论处

D.虽然本案不符合自首的规定,但上官兴救父是发扬孝道,应处以流配刑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自首原则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 《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赃犹征如法)。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因问所劾之事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即自首不实及不尽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其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即事发逃亡,若越度关及 * * ,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例。” 从上述引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唐代自首是可以免罪的,但是有着严格的条件:1.“诸犯罪未发”,即犯罪未被告发。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未经事主或他人告发;二是未经官府发现。2.须向官府自首。3.原则上须本人自首。乙自首应当真实、交待罪行完整。“不实不尽”的,交待真实的部分免罪,不真实的和没交待的部分,不免罪,但是如果“不实不尽”之罪构成死罪的,可以减一等。5.必须属于自首适用的范围。不适用自首的情况包括:①“其于人损伤之罪”,即杀伤罪;②“于物不可备偿”,指因盗窃罪及其他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是不可赔偿的物品;③“事发逃亡”,这是指犯罪已经被揭发或控告后,在逃亡中又来自首的。此种情况在唐代称为自新,自新是被迫的,与自首性质不同。唐代对自新采取减轻处罚的原则;④“越度关及 * * ”,即非法翻越关卡及犯 * * 罪:⑤“私习天文”,即私自学习天文学罪。6.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 本案不属于自首。理由有二:一、上官兴犯的是杀人罪,属于严重犯罪,不适用自首。二、上官兴的自首是在官府抓其父入狱后作出的,不属于“未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