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放言(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①。试玉要绕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②。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①钻龟:古人占卜的一种方式,把金属烧热钻烫龟甲,视其裂纹以判断吉凶。祝蓍(shī):焚烧蓍草,观察草灰的形状,从而判断吉凶。②作者原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小题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   )

A.首句中“决狐疑”的意思是:让犹豫不决的人变得坚决起来。

B.识别玉的真假要烧它三天,辨别树的材质要经过七年的生长。

C.忠心耿耿的周公开始时被误解有篡权的野心,周公为此恐惧。

D.篡汉自立的王莽在夺取 * * 过程中,给人以谦恭退让的印象。 E.周公王莽死后,世人无法知道周公和王莽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小题2: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诗,它以通俗的语言表明一个道理。请具体说明是怎样的道理,这种道理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                                                                    

答案

小题:

(3分)A、E

小题:

(4分)第一句: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辨别事物真伪,评述(看待)(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全面的)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

第二句:作者先从正面以试玉、辨材为喻,再反面用周公摄政辅佐成王、王莽篡汉自立两个典故,表明上述道理。作者没有径直得出结论,而是让读者思考和领悟这一道理。

小题:

(3分)

A项,决:有所判定。E项,向使:当初假如。(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作者的意思是:周公、王莽如果死得早,没有后面(周公忠周、王莽篡汉)的史实,他们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实际上,周公王莽死后,世人完全知道周公和王莽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小题:

本题4分,说明道理,2分。表现手法:正反对比、比喻、用典,说出其中之二,意思对即可。2分。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