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已知氧化性:Cl2>Fe3>I2,以下实验的结论或实验的预测合理的是

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淀粉,振荡不出现蓝色,说明没有I

B.向FeCl2溶液中滴加碘水,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将呈红色

C.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白醋和加碘盐的溶液,试纸变蓝,说明加碘盐中有

D.往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有Fe3生成

答案

答案:C

A项中过量氯水将I氧化为,错误;B项中FeCl2与碘水不反应,错误;可将I氧化为I2,C项正确;D项中氯水先将I氧化为I2,其水溶液为棕黄色,错误。

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3年11月,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被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但是,关于隋炀帝陵墓的命名出现了不同观点。按通例,皇帝死后下葬陵寝所在称“帝陵”,而此次专家组在认定隋炀帝和萧后最后下葬地后则使用了“帝墓”称谓。对此,专家解释说:如果是陵墓级的,应该有神道、石人、石马等,但是目前这些还没有发现,应该说它还不是皇陵等级。因为隋炀帝是亡国之君,所以虽然看上去其随葬品很精芙,但是就规格等级而言都不是詹代的最高规格,对亡国之君,唐代进这样一种礼仪,主要表明的是唐代统治者的态度。

很多人说炀帝是最坏的皇帝,那么,扬州人为什么要给这位口碑不好的皇帝修墓呢?“有学者认为,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扬州获得的政治文化地位离不开这位炀帝。”炀帝曾在扬州做了九年总管,对地方、对扬州的社会发展史都非常重要,可以说,在扬州地方文化的积累中,已经有潜在的‘炀帝情结’,人们正是为了纪念他,才为他修葺陵墓。“还有学者认为,隋炀帝是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大运河就是他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

针对材料中对隋炀帝埋葬之地的命名中“帝陵”“帝墓”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