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明代以前)
注: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说:“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材料二 到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字狱、焚书坑儒等对文化的摧残,破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二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学教育影响,认为只要学习古代先贤理论即可,忽视向农业生产者学习;三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深入探索研究,传统农业局限于经验,少有创新。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8分)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探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14分)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农学等史书典籍以文字记载着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果,使中华农业科技得以传承,是中国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4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独树一帜,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体现了中 * * 的生命力和创造力。(4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落后思想和传统农业经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近代农业的衰微。(4分)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是近代农业科技走向落后的重要原因。(4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忽视了农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不善于向劳动群众学习是中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重要因素。(3分) ④价值现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封建专制思想和对古代先贤的盲目崇拜禁锢了人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进步。(3分) (注:每问答案合理即可给分,有关键词即可适当给分。)
题目分析:(1)“如何体现”型简答题是需要回答体现什么原理观点,是如何体现的。其答题要求是:一般摆出理论依据,二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设问是回答体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等知识点来展开。(2)解答本题,关键在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确定应该用的原理。首先,要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其次,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表述时要将原理、方法论与材料结合。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人民群众的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