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 * * 党宣言》
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
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马克思、恩格斯《 * * 党宣言》
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 * * 落到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 * * 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材料三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俄国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是怎样夺权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暴力夺权。原因。《 * * 党宣言》发表前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 * * 无产阶级的残酷与和平革命的不可实现性。
(2)都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理由: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有了变化:“能有效地使用普选权”。
(3)“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这是列宁总结俄国的特点。因此他主张和平夺权。实际上是暴力夺权。原因是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实现, * * 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把它当作僵死的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当时情况和革命条件相结合,找到适合当时俄国国情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