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旅行社“零团费”诱骗旅游者、导游强迫购物赚回扣、景区人数超载及随意涨价、游客肆意破坏旅游资源等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为此,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促使旅行社价格回归理性,让导游有尊严地工作,让游客体面地旅游,让旅游传播文明、提升国民素质。

材料二 表2旅行社部分线路价格一览表(单位:元)

(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有人认为,旅游法的实施将使导游无利可图无所作为。请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局限性。(8分)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走出国门的游客应如何做一名文明使者。(9分)

答案

(1)(6分) ①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旅游市场实施宏观调控,规范旅游活动参与者的行为。(3分)②受旅游法的规范, 旅行社今年十月份的旅游团价格普遍上涨,回归理性。(3分)

(2)(8分)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导游的价值不能只看他的物质利益,更不能看其获得的不正当利益。(4分)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导游遵守旅游法的规定努力工作,在劳动中创造财富,热心为广大游客服务,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就能大有作为。(4分)如学生回答:“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当导游的个人利益与广大游客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导游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就是正确的价值选择,也能有所作为。”可替代②得4分。 

(3)(9分)①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言行举止文明有礼,展示良好的国民素质。(3分)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3分)③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交流、展示中 * * 优秀文化,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3分)

题目分析:(1)概括材料信息,对每个材料内容准确、简练概括,还要指出两段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材料一是国家对旅游活动的规范,通过制定和出台法律加以规范,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的宏观调控;材料二体现的是各旅游社提高了旅游线路价格,出现这一变化是受国家制定的旅游法的直接影响。(2)该题是辨析题,主要是从该观点的局限性上加以分析。导游无利可图,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角度说的,导游应为无利可图而无所作为则说明其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要准确回答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结合导游的特殊身份和工作提出具体的做法。(3)该题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游客走出国门,是国人素质的缩影,其一举一动都影射国人素质,故外出旅游者应展现良好的个人素质,尊重公共道德;外出旅游,传播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同国度文化有诸多差异,旅游者要尊重各地文化的差异。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