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宋朝的朱熹,曾经给《论语》做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他们在讲什么,管保朱熹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使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由于语言不通,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

B.不同的语言、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区,语义语音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

D.孔子、颜回和子路讲的方言和朱熹讲的方言是完全不同的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这段话用朱熹作例打比方,旨在说明语言不通带来的交流障碍,所以直接排除A、D项;不难发现“听不懂”一词在段中出现三次,充分表明重点在强调理解的困难,而不是说语音的变化,C项过于片面。

实验题

(10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并进行相关探究,请帮忙完成以下探究。

(1)pC类似于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 mol/L,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如图为25℃时H2CO3溶液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__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        

③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可以抵消少量酸或碱,维持pH7.4。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c(H+)/c(H2CO3)最终将        

A.变大

B.变小

C.基本不变

D.无法判断(2)高温时,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MgO。由MgO可制成“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 +3H2(g)  CH3OH(g) +H2O(g)  △H ;

①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

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热ΔH        0(填“>” “<”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投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

投入量

1molCO2

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各物质浓度相同,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