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玉蝴蝶》一词,找出分析不正确的选项。

记得秋娘,家住皋桥西弄,疏柳藏鸦。翠袖初翻,金缕钩月晕红牙。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雨梨花。最堪夸,玉纤亲自,浓点新茶。

嗟呀!颠风妒雨,落英千片,断送年华。海角山尖,不应飘向那人家。惹新愁、高楼燕子,赚人泪、芳草天涯。况浔阳,偶然江上,一曲琵琶。

A.这首词运用回忆方式,上阕写秋娘的前半生,下阕写秋娘的后半生,系统全面地写出了此女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

B.词的上阙秋娘的姓名、住址、身分、装束、演技和风姿,是明写;词的下阙秋娘的遭遇则主要是通过典故来暗示。

C.这首词虽然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在题材上相似,主题却比《琵琶行》更为深刻。

D.“况浔阳,偶然江上,一曲琵琶”指的是白居易《琵琶行》的故事。

答案

答案:C

(白诗的意义远比王诗深刻。王诗虽然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但从思想内容看,只有对秋娘经历的描述和感叹,就事论事;而白诗则塑造了琵琶女的典型形象。)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情:凌某,男,34岁,系甲市乙县丙乡武装部长。凌某性情刁蛮。其妻史某32岁,系该乡政府会计,她难以忍受凌某的坏脾气,屡次提出离婚,均遭凌某殴打、责骂。史某不敢再提离婚,却与无固定职业、以做小生意为生的宋某勾搭成 * * 。一次,宋某希望史某帮忙筹一笔钱做化肥生意,史某便挪用公款给宋某。后来,乡政府发现了史某挪用公款一事,因此对她进行审查。在凌某的,追问下,史某在解释挪用公款的用途时,被迫讲出了与宋某通 * * 的事实。凌某大怒,决心杀死史某和宋某。凌某利用职务方便,偷出民兵训练用的步枪一支,子弹一百发,回家后,先是对史某进行毒打。史某大声哭喊,邻居前来劝阻。凌某端起枪对邻居说:“你们别管闲事,我今天就是要打死她!她和姓宋的给我戴绿帽子,一个也跑不了!你们谁管闲事,我就杀了谁!”邻居们不敢再劝。有人怕出人命,就去向派出所报告。  凌某将史某毒打后,朝她开枪射击。打中了她的双腿和腹部,致命的一枪打在头部。邻居听到枪声,有人去派出所报案,有人给宋某送信,让他快跑。但是当先前接到“凌某毒打其妻史某,并持有步枪,可能杀人”报告的派出所干警赶到现场时,史某已被枪杀。有群众反映,凌某骑着摩托车,背着枪,往宋某家去了。干警们立即驱车追赶凌某。  当凌某来到宋某家时,宋某已得到他要来行凶的消息,正准备外出躲避。凌、宋两人相遇,发生激烈搏斗,凌某踢断了宋某三根肋骨。正在这时,干警们来到宋某家。凌某来不及杀死宋某,抓起枪就逃跑,干警们遂在后紧追。  凌某跳进路边一辆卡车,用枪逼住司机何某,令其立即开车。何某被逼开车向邻县驶去。干警们驱车追赶的同时与邻县有关部门联系,邻县的公安干警和武装警察立即出动,在半路阻截。凌某行到半路,见前面有武警阻截,便将何某作为人质,要求干警放他过去。武警喝令其放下枪投降。凌某开枪向武警射击,武警被迫还击,击中何某大腿,何某丧失了驾车能力。凌某打昏何某,自己驾车往前猛冲,武警战士被迫使用冲锋枪扫射,卡车轮胎被打破,车停了下来,凌某也被打成重伤而被抓获。  凌某于1998年3月10日被逮捕,现关押在甲市公安局看守所。现乙县人民检察院决定以(1998)乙检刑诉第56号对凌某提起公诉。在乙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凌某委托本县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某为其辩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凌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  2.请根据案情代检察院写一份刑事公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