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0分)有三份不同质量的铁粉样品①②③,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取一份样品分别与含有0.8molHNO3的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硝酸和铁均无剩余,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取样品①,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只以Fe3+离子的形式存在,则样品①的质量为   g。

(2)乙取样品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既含有Fe3+、又含有Fe2+离子,则样品②的质量(设为ag)范围是               

(3)丙取样品③,将其慢慢加入到稀硝酸中,并不断搅拌,反应过程中溶液里Fe3+、Fe2+、NO3三种离子中的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该曲线表示的是    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请你在此图中再画出另外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答案

⑴11.2g  ⑵11.2<a<16.8  ⑶NO3-   

题目分析:⑴设Fe的物质的量是x,则生成硝酸铁也是x,所以被还原的硝酸是0.8mol-3x。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3x=3×(0.8mol-3x),解得x=0.2mol,所以铁的质量是0.2mol×56g/mol=11.2g。

⑵如果铁的氧化产物是亚铁离子,则生成硝酸亚铁是x,所以被还原的硝酸是0.8mol-2x。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2x=3×(0.8mol-2x),解得x=0.3mol,所以铁的质量是0.3mol×56g/mol=16.8g。因此如果是反应后的溶液中既含有Fe3+,又含有Fe2+,则样品②的质量是11.2<a<16.8。

⑶由于最初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就是0.8mol,所以曲线表示的是NO3-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根据反应的方程式Fe+4HNO3=Fe(NO3)3+NO↑+2H2O、2Fe(NO3)3+Fe= 3Fe(NO3)2可知,铁离子的最大值是0.2mol。如果继续加入铁,则开始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最大值是0.3mol;综上分析便可画出Fe3+、Fe2+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何处有障碍

       在一次地震中,山洪暴发,一块巨石轰然滚落,正好堵在山脚下的小镇街口,比房屋还高。     

       人们不喜欢这块巨石,觉得它挡道,合计着要移走它。但是,巨石实在太大太重,几十名壮汉齐心协力也移动不了它。     

       有一天,一位和尚云游至此,看样子是位身怀绝技的高僧。人们向他请教移石之法,高僧看看巨石,摇头不语。人们很失望地走了。     

       但是,第二天早上,有人发现巨石上出现两行字,像是斧凿刀刻的:横写大字——镇街之宝;竖写小字——何处有障碍。     

       那字刻得漂亮,笔力雄劲,气势非凡,加上巨石这个载体,更令人赏心悦目。     

       渐渐地,没人再想移开这块巨石了,它一直巍然屹立在街口,还被栏杆围着,旁边种植了一些花草,俨然成为街头一景。     

       多年后,这个镇子也改名为“神石镇”,巨石是它的象征,还有些人逢年过节在石头前烧香供奉……     

       当障碍成为风景的时候,人生的境界或许会更丰富,更豁达一些。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打“√”。

     合计( zhuó zhe)    两(háng  xíng)       体(zǎi   zài)    成(wéi wèi)    

2.短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人们为什么要移走那块石头?

                                                                                                                                             

4.人们采取了那些办法?最后巨石成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