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实验桌上正放着一瓶无色气体(如图所示),当老师请同学们根据气体的放置方法猜想该气体的成分时,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意见Ⅰ:该气体可能是氧气;

意见Ⅱ: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意见Ⅲ:该气体可能是氢气.

(1)你认为意见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2)为了弄清另外两种意见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下表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往集气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______ 意见Ⅱ正确,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实验2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意见Ⅰ

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②图中有明显错误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其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③如果该气体是氧气,可用上图中的A(或B)和装置______(填序号)连接来制取,选择该收集方法是依据是______.如果用A装置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而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则会具有许多优点,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

④如果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收集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

(1)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应该正放,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倒放.

故答案为:Ⅲ;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正放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H2O+CaCO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正确

(3)①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a为酒精灯;b为试管.

②C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没有伸到液面下,会造成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跑掉.故答案为:C;

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跑掉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中,只有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使用B装置,不用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污染.

故答案为:D(或F);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    2KMnO4

  △  
.
 
K2MnO4+MnO2O2↑;  不用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污染

④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

故答案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