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 * * 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
①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③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3分)④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分)⑤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3分)
题目分析:作答时注意本题涉及到两个问,一是价值观的作用,为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问,作答时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其次注意题中设问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因此答案主要涉及到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