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1995年,中国某合作经营企业,欲向某国商业银行香港分行贷款1300万美元,为此,该企业向该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提交贷款保全申请书,请该投资公司作担保,投资公司随即复函同意出保。根据有关国际融资信用担保的惯例,该投资公司作为保证人,下列对其保证责任表述错误的是:

A.保证人不能享有先诉抗辩权

B.保证人必须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

C.保证人必须无条件地承担赔付责任

D.保证人在基础合同变更或无效时,相应地变更、解除其承担的保证责任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国际融资信用保证与一般保证不同,具有持续性、不可撤销性和无条件性等特点。保证人的责任与基础合同无关,基础合同的修改、变更或无效,均不影响保证人在独立合同项下应承担的保证责任,保证人不能以基础合同产生的抗辩权对抗贷款人。保证人承担的是第一顺位的,独立的还款义务。因此D项说法错误而当选。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呼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   致:获得

B.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

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

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婵娟:指月亮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重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

B.文章写鸟在白天有“虚患之念”,故“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C.文章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月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欤?

D.文末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