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表现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机能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互补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一致,从而为人的继续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残疾儿童主要是存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机能缺失,所以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主要应依据互补性的特点,通过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来弥补其缺失的机能。本题选B。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