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从东汉末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统一以前,长期的分裂动荡,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融合,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展开在一个较之秦汉时期内涵要丰富得多的背景之上。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上升,文化的的昌盛,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学派采取兼包并容的政策,这一切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处在自由活跃的状态,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发展,因而唐人精神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精神生活内容空前丰富。 唐代是一个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时代,特别是唐前期,主导面是积极向上的。唐诗则反映了唐代人的总体风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的事功精神,“济苍生,安黎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登高丘,望远海”、“黄河落天走东海,百里泻入胸怀间”的广阔胸襟,“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气与热情,这些,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主调,在唐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唐诗中李白式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岸,杜甫式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念,王维、孟浩然式的希冀隐逸、爱好自然,岑参、高适式的负气横行、向往边疆,乃至像“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那种旅居京华的辛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那种游子恋母的心情,“少儿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那种告老回乡感慨,“春风得意马啼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种科场获胜后的狂态,“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那种宫女失宠的哀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种苦恋,“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那种宗教情绪,无不一一流露,情态毕肖。

第3自然段所举诗句的例子,总的来讲说明了()。

A.唐诗对各个人物的各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具体细腻的

B.唐诗具体细腻地反映了各种类型人物的精神生活的总体风貌

C.唐诗对各个人物的各种生活侧面都进行了具体细腻的反映

D.唐诗具体细致地反映了各种类型人物的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3自然段所举诗句的例子不仅仅反映了各个人物的精神生活,还反映了人物现实的物质生活,故C正确。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与方正学书

王叔英

仆于执事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问;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 * * 之术,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贵乎得时措之宜也。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注:方正学(1357—1402),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正学”是他的书斋名。)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问之达否达:达到,收到

B.言之未尝不中中:符合

C.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短:轻视

D.而执事致君 * * 之术泽:施恩泽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述能做到“时措之宜”的一组是(3分)

①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

②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           ③文帝不能用其言

④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

⑤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

⑥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孝孺被召进京将担大任,作者为此冒昧地写信给他,向他进言。

B.贾谊不像张良那样有人缘,得时势,受恩宠,因而处处受到排挤。

C.作者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规劝方孝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泥古不化,使百姓遭殃。

D.作者极谦卑地表达自己对方孝孺的耿耿忠心,委婉地提醒方孝孺要防患未然。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3分)

(2)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3分)  

(3)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