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新华网推出的《201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票结果,56.3%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查三代”,26.5%的人选择了户籍限制,12.4%的人选择了性别歧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

据跟踪调查,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曾遭遇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如经常免费加班、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一些私营企业甚至不给大学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为70∶1,37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106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你认为政府和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努力。(6分)

(2)针对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你认为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答案

(1)①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方针。(2分)

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如果回答“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亦可得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4分)

(2)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4分)

题目分析:

(1)该题考查学生对解决就业的措施的识记和理解,题目要求从政府和大学生两个不同的主体回答可以采取的措施,从两个方面分别回答。从政府角度来讲,解决就业问题,主要是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就业问题解决;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经济生活中常考的知识点,需要引起学生的重视。从劳动者的角度而言,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重要依据、合法途径等角度回答。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