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亚洲开发银行的官员说,一旦禽流感大暴发,将使亚洲面临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最严重的挑战,更为可怕的是,一旦出现人际间的传播,数百万人将失去生命。

B“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六大气象工程完工后,可以通过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能力,使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降低一个百分点。

C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山东省一共有30余家酒店联合发出倡议,提出了“顾客‘打包’有理,酒店深表谢意”的餐饮口号。

D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韩等邻国对这种出尔反尔的行径提出了强烈抗议,甚至连日本爱好和平的民众和社团也猛烈抨击小泉政府这种错误的做法。

答案

A。

B项成分残缺。介宾短语“通过……能力”后缺少中心语“的提升”。C项自相矛盾。确数词“一共有30家”与概数词“有30余家”不能同时使用。D项语序不当。“甚至”递进的连词,表示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该句语意由重到轻,应交换分句顺序。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四)(12分)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千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 * * 、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素性佞邪:朴素的品性

B.于是刊章讨捕:刊登文章

C.俭得亡命:丢掉性命

D.若不重其名行:名声和品行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2分)

A.残暴百姓,为不轨得无教我猎虫

B.纵俭可得,宁忍执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乎?”

C.钦起抚笃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D.笃因缘送俭出塞,故得免触草木,尽死。啮人,无御之者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请你认真阅读甄别,全都表明张俭美好的德行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的一组是(    )(2分)

①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②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③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④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⑤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俭最初被地方推荐为茂才,因为刺史讥笑他,所以张俭称病推辞不就。

B.张俭冒死严劾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行,受到天下人的敬仰。

C.由于受到陷害,张俭离家出逃,所到之处,人们不惜身家性命,掩护隐藏他,足见当时当政者的不得人心。

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仕,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不再参预政事。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②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