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5分)早春温室种桃,成熟早,价格高,已成为果农增收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桃树的授粉率,果农把熊蜂的蜂巢也搬进了温室,经熊蜂传粉的桃花,其坐果率达到95%。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熊蜂与普通蜜蜂一样,它的发育也要经过                        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经过熊蜂的传粉,受精后桃花的多数结构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并最终发育成                         

(3)温室内的温度与桃子产量有着密切联系。为探究这一问题,生物科技实验小组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

植物吸收的CO2主要用于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为提高桃子的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目的是                                       

答案

(每空1分,共5分)

(1)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缺一不可);

(2)果实(或桃子);

(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或光合作用的原料)  20℃  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消耗(或降低呼吸作用;或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等只要原理正确,表述清楚就可得分)。

分析:植物开花后必需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植物体的生长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在光下进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其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解答:解:(1)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熊蜂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植物的花受精后,除子房发育成果实外,其余的部分都凋落了,如图:

(3)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从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在20℃时,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黑暗下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最大,说明在此温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强,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在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果农为了提高桃子的产量,通常通过在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故答案为:(1)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果实

(3)光合作用;20℃;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互依赖的过程,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