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6分)

寒食[注]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小题1:这两首诗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在写景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

小题1:两首诗都写了生活的贫寒、困顿,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孟诗中写自己远居他乡,再加以“贫居”“无烟火”,境况确实“堪悲”。伍诗则以“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困境。(3分)

小题2:孟诗从“花满枝”写起,写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锦的美丽画面,与下句形成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语言含蓄。

伍诗则用白描手法,“三径苔荒一钓船”,直接写出生活的贫穷。语言直白。

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 * * 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材料三

“故康氏之尊孔,并不以孔子之真相,乃自以为所震惊于西俗者尊之,特日西俗者所有,孔子也有之而已。”所以,在他的设计中,立孔教也好,托古改制也罢,会给政治变法带来更多的合理性依据,甚至可以赢得保守知识分子的赞同。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材料四

网络论坛中的儒家文化

请回答:

根据材料四,概括这位网友对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