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A(-
3
,1).
(1)试确定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O是坐标原点,将线段OA绕O点顺时针旋转30°得到线段OB.判断点B是否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3)已知点P(m,
3
m+6)也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其中m<0),过P点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M.若线段PM上存在一点Q,使得△OQM的面积是
1
2
,设Q点的纵坐标为n,求n2-2
3
n+9的值.
答案

(1)由题意得1=

k
-
3
,解得k=-
3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
x

(2)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C.

在Rt△AOC中,OC=

3
,AC=1,

∴OA=

OC2+AC2
=2,∠AOC=30°,

∵将线段OA绕O点顺时针旋转30°得到线段OB,

∴∠AOB=30°,OB=OA=2,

∴∠BOC=60°.

过点B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D.

在Rt△BOD中,BD=OB•sin∠BOD=

3
,OD=
1
2
OB=1,

∴B点坐标为(-1,

3
),

将x=-1代入y=-

3
x
中,得y=
3

∴点B(-1,

3
)在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象上.

(3)由y=-

3
x
得xy=-
3

∵点P(m,

3
m+6)在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象上,其中m<0,

∴m(

3
m+6)=-
3

∴m2+2

3
m+1=0,

∵PQ⊥x轴,∴Q点的坐标为(m,n).

∵△OQM的面积是

1
2

1
2
OM•QM=
1
2

∵m<0,∴mn=-1,

∴m2n2+2

3
mn2+n2=0,

∴n2-2

3
n=-1,

∴n2-2

3
n+9=8.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问题。
随着三峡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峡江地区文明起源、发展,史前文化的脉络已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考古学家兴奋地发现,三峡考古实际上是在长江流域打开一部可与黄河流域相媲美的“中国二十四史”,从它们之间交相辉映、交流融合的一件件文化遗存中,中华文明的生命活力、包容百川的基因图谱清晰可辨。
1999年,重庆考古队在丰都高家镇、烟墩堡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一下将三峡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向前推了5万~10万年。从1994年的调查开始,库区共找到50多处旧石器遗存的地点,其中14处还保留着原生地层,在丰都高家镇还发现一处露天石器制作工场。
进入三峡地区的考古队还找到5000多年前后的部落遗址80多处。令考古学家兴奋的是,在湖北、湖南广泛分布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遗存也存在于忠县哨棚嘴文化遗址中。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先民在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在峡江地区打通了一条文化走廊,三峡库区正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通道。
巴人是三峡库区的先民,大约存在于夏商至西周时期。三峡库区夏商至西周的考古发现大大改变了人们过去对这一段早期巴人文化知之甚少的状况,已经发现的巴人遗址和墓地已达百余处,使巴人文化从商周到战国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完整序列。1996年以来,在巫山县紧邻大宁河东北侧发现的双堰塘遗址,忠县发现的中坝、哨棚嘴、瓦渣地等遗址群,云阳小江之侧的李家坝遗址和墓地,面积都达数万平方米,内涵丰富,是商至汉初时期巴人的中心活动地带。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巴人的建筑、冶金、窑业遗址,可以说已经打开了深入研究巴人社会的神秘之门,巴人的历史面纱正在逐渐揭开。
走进库区一个个设施简陋的文物仓库,一件件青铜器、漆器、陶器令人眼花缭乱,不得不惊叹我们祖先高超的创造技艺。到目前为止,仅三峡重庆库区出土的珍贵文物就达上千件,出土一般文物上万件。
三峡的文物古迹,上下数万年。这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中形成的一长串历史遗痕。深入研究它们,可以提高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三峡地区的认识;认真思考它们,可以增加对三峡历史的敬意。

根据文意,对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此段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古老,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B.长江流域是继黄河流域之后,经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发祥地

C.三峡地区史前文化的成就充分说明,峡江地区是继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之后中华古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的分布地区

D.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文明有联系、有交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生命活力、包容百川的基因图谱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