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8分)

西 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 施 滩

唐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注:①宰嚭,吴国太宰伯嚭。据《史记》载,越王勾践战败后,用珍宝美女贿赂伯嚭,伯嚭说服吴王准许越国求和。

小题1:两首诗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立意相似,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别对这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相似:反对将吴亡的责任强加在西施身上。(2分)不同:罗诗认为吴国灭亡自有其时运规律,而不应归咎西施本人;崔诗认为承担吴亡责任的应是佞臣宰嚭,而不应让西施当替罪羊。

小题2:罗诗对“西施亡吴”观点的反对,是通过疑问句形式表述出来,委婉含蓄,发人深思;(2分,采分点:句式修辞特点1分,表达效果1分)崔诗运用拟人手法,说西施滩的春水好像在为西施述说身世的不平,将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生动。(2分,采分点同上)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