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分)自我国坚定实行改革开放国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高速发展。东部某市与世界经济的脉搏也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一

 

注: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目前从世界平均水平看,外贸依存度为41%,其中,发达国家为38.4%,发展中国家为51%。过去10年,该市外贸结构中出口加工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很大。

材料二 金融危机以来,该市外向型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更是经历生存的严冬。据统计,该市72.45%的小企业预计2012年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对2012年经营业绩信心较低;3.29%的小企业预计可能大幅亏损或歇业,对未来经营持悲观态度。

材料三 面对严峻经济形势,该市准备进一步调研中小企业生存境况和调整帮扶政策。但部分社会人士明确反对政府出手帮扶中小企业,认为“众多中小企业在经济形势良好时把盈利全揣在了自己的口袋,那么当前形势严峻时也理所应当独自面对亏损,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由此引发了激烈的社会讨论。

(1)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3分),并指出和说明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4分)。

(2)请运用“生产”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三中部分群众的观点加以评析。(13分)

答案

(1)(7分)①材料一显示了2003—2012年:该市外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分)

但是该市外贸依存度已经显著高于世界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整体经济增长拉动力量不协调;(1分)该市外贸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和人力消耗来推动发展。(1分)

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分)。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更可能殃及他国,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2分)。正是因为该市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过高,在金融危机外部消费能力锐减的情景下,才如此显著地影响到了该市外向型企业的经营发展(1分)。

(2)(13分)

这些群众的看法是片面的。(1分)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确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1分)同时,对于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中小企业,以危机为契机加速其淘汰与提升,符合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思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2分)。因此,材料三中部分群众的观点从这些角度理解,具有合理性。

②但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困境绝不可旁观,这是因为:a、中小企业适合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状况(2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它们并没有把全部“盈利全揣在了自己的口袋”,而是发挥着利用分散资源、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国家税收等众多积极作用(2分)因此对非公有制经济我们要采取鼓励、支持、引导(1分)。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在国家强有力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放任各类市场主体自由发展(2分)。政府出台宏调政策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社会经济不稳定性和发生经济波动、混乱的可能(2分)。

题目分析:

(1)问:图表题,考生注意标题、数据(尤其注意数据间进行对比)、注等,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一显示了2003—2012年:该市外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问:评析类试题,考生既要看到该观点合理的一面,又要看到该观点片面的地方,合理的方面考生可以从企业的目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确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角度进行分析,不合理的地方,考生可以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分散资源、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国家税收等)、市场调节的弊端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