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某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 * * 。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来接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平常。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

答案

参考答案:

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30分)

(一)原理: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3分),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3分),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2分),而是应该改变认知(2分),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2分)。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2分),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2分),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2分)。

(二)步骤:

1、心理诊断阶段(3分)

2、领悟阶段(3分)

3、修通阶段(3分)

4、再教育阶段(3分)

开放性试题

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为此,高一(1)班同学上网收集到如下的信息:“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旧拆迁条例
名称变化《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内容变化强制搬迁强制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搬迁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搬迁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按照一定

的法定程序,根据执行文件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的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1)新拆迁条例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务院公布的“新拆迁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意义。(4分)

  (3)根据收集的信息,同学们积极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渠道进行 * * 。请回答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4分)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