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无
无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无
无
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小明对反应后溶液溶质组成了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1:溶质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质为NaCl和HCl
猜想3:溶质为_________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_________
(3)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法一 |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_________ | _________ | 猜想2成立 |
方法二 |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 _________ | 猜想2成立 |
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_________ ,说出理由: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