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1)本诗有两个写景的句子,任选其一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诗中“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孤舟微月对枫林”的作用。通过写“孤舟”“微月”“枫林”,交代了听筝的环境,为全诗定下了清冷凄凉的基调,烘托了人物寂寞惆怅的心情。

“岭色千重万重雨”的作用。想象,通感手法,以视觉写听觉,展现了“鸣筝”的艺术效果。或说双关,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无论是那种境况,对迁客(或流人和作者)的孤寂悲愤或者说复杂的思想情感都起到陪衬烘托的作用。

(2)①反映了筝曲的激越,表现了弹筝人的激愤情感。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则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1)3分,任选一句分析即可。

(2)4分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