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注:“给力”是网络热词,给劲、带劲的意思)。该文报道了近年来江苏建设文化强省所取得的成就,反响热烈。某校高三(6)班同学围绕江苏文化发展开展探究活动。

【回眸】同学们登录江苏省政府网站得知,“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产业立项投资规模超过3400亿元,文化产业增速连续5年达30%,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文化产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1)结合材料,说明江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同学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某些文化企业一味追求票房、收视率和发行量,导致文化市场出现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现象。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展开讨论。

(2)有同学认为,“只要能够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出现三俗现象也不必大惊小怪。”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析这一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力】同学们还认真学习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建议。该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江苏要加快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为此,该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同学们主动参与其中。

(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设计一项可行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②有利于扩大内需,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消费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③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导致三俗现象出现。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三俗现象是落后的社会意识,不利于我国社会健康发展,必须坚决反对。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反对落后腐朽文化。

(3)“略”(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