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1日—13日在大连举行,“创新,势在必行”——大会主题鲜明而深刻。李克强 * * 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后政府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的是通过简政放权,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和鼓励创、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和科技创新?(1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二国家采取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进行评析。(8分)
(1)改革:①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2分)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2分)
科技创新: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分)②科技创新有利手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知名品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⑧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增强国际竞争能力。(4分)
(2)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2分)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分)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2分)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2分)
题目分析:
(1)本题属于原因类的主观题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设问是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和科技创新,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从改革的角度,从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去说明;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从科技创新的意义去说明。
(2) 本题属于评析类的主观题。“如何认识(看待、理解)”型答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答题,其答题的要求先摆出理论依据,然后进行分析原因、影响或作用等,最后根据题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解答本题时,可以结合材料中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说明。“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可以从从财政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可以从我国的分配制度的角度分析;“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从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