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冯至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小题1:填空。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   )人,(    )家,教授。代表作有诗集《昨日之歌》(     )散文集《山水》等。

小题2:古人“登高临远”往往触景生情,或怀思或言志,而此诗却和古人的意境大大不同,请你谈谈诗人《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上》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或情感。

答案

小题1:诗,翻译,《十四行集》

小题2: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巅,感受到了自然万物的博大,以及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于是产生了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同一的感受,道出了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的真谛 。

赏析: 人类与世界万物有什么关系呢?诗人就此发问,构造诗篇。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在此,我们、山颠、一望无际的远景、广漠的平原、交错的蹊径等要素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我们就在其中穿梭着、行进着。路、水,没有关联;风、云,没有呼应,然而,“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忧愁是山坡上的一棵松树、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与万物共同存在;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流水,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我们与万物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我们由万物而来,我们又化成了万物。 于此,诗人道出了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的真谛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