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

请完成20~22题。

小题1: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OH 

假设②:溶质为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NaOH、Na2CO3           

小题2: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小题3: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①的理由是  Na2CO3与Ba(OH)2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

小题1:NaOH、Na2CO3

小题2:向少量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稀硝酸等) 有气泡产生

或:向少量渡液中滴入CaCl2溶液[或Ca(NO3)2、BaCl2、Ba(NO3)2、Ba(OH)2等溶液] 溶液变浑浊

小题3:Na2CO3与Ba(OH)2恰好完全反应

假设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生成物,所以肯定有氢氧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故答案为:NaOH、Na2CO3

②如果假设③成立,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是生成物,因此氢氧化钠不用检验,只需检验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如果有碳酸钠,就可以看到气泡冒出.故答案为:小题1:NaOH、Na2CO3

小题2:向少量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稀硝酸等) 有气泡产生

或:向少量渡液中滴入CaCl2溶液[或Ca(NO3)2、BaCl2、Ba(NO3)2、Ba(OH)2等溶液] 溶液变浑浊

小题3:Na2CO3与Ba(OH)2恰好完全反应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1~15题。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不管它怎样猛烈地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摆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之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果然纹风不动,不是平静,却是酝酿风暴了。蒸闷的暑天,风重重地把天压低了一半,树梢头的小叶子都沉沉垂着,风一丝不动,可是何曾平静呢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到,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去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随着早晚的温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轻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现出忧喜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一阵风是这般轻快,这般高兴,顽皮似的一路拍打拨弄。有时候淡淡的带些清愁,有时候润润的带些温柔;有时候亢奋,有时候凄凉。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的笑,轻轻的叹息,只许抑制着风拂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出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风顾得这些么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儿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么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不过风究竟不能掀翻一角青天,撞将出去。不管怎样猛烈,毕竟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吹吧,只能像海底起伏鼓动着的那股力量,掀起一浪,又被压服下去。风就是这般压在天底下,吹着吹着,只把地面吹成一片凌乱,自己照旧是不得自由。未了,像盛怒到极点,不能再怒,化成恹恹的烦闷懊恼;像悲哀到极点,转成绵绵幽恨;狂欢到极点,变为凄凉;失望到极点,成了淡漠。风尽情闹到极点,也乏了。不论是严冷的风,还是蒸热的风,不论是哀号的风,还是怒叫的风,到未了,渐渐儿微弱下去,剩几声悠长的叹气,便没了声音,好像风都吹完了。
但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听平静的时候,夜晚黄昏,往往有几声低吁,像安命老人无可奈何的叹息。风究竟还不肯驯服。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地约束着。

第一段中说,“风一辈子不能平静”;第二段中又说,“只有拂拂微风最能平静”。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