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它由凸透镜、平面镜、光屏等元件组成.它可以将投影片上的图象或文字放大后投射到银幕上,便于同学观看.

请你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投影仪中主要的光学仪器是凸透镜,它的成像规律我们在课堂中是通过这些器材来进行探究的:将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改变蜡烛到透镜之间的距离、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不同的像.这里有一个当时的实验表格,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几种情况物距像的大小像的倒正像的虚实
1缩小实像
2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3虚像
(2)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上述表格中的第______种情况.

(3)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光的______.上图中入射到平面镜上的两条光线中,有一条光线没有画完,请你在原图中按作图要求将光路补画完整.

(4)屏幕是由_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材料制成的,这样就可以在屏幕上发生______反射,使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上看到屏幕上所成的像.

答案

解;(1)表格中告诉的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已及成像的性质,可以确定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像的性质;

利用表格中告诉的此时的物距为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成的是虚像;

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虚像是正立放大的.答案见下表:

几种情况物距像的大小像的倒正像的虚实
1大于2倍焦距--倒立--
2--放大倒立实像
3小于1倍焦距放大正立--
(2)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可知:物距为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片,是表格中的第二种情况;

故答案为:二.

(3)投影仪成像时,按照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故答案为:传播方向.

(4)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或者黑板上的字;

故答案为:粗糙;漫.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