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3年,在中央某研究机构工作的王某通过公开选拔,到A省B市环保局当主管业务工作的副局长。按照B市的有关规定,年满57周岁的正处级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晋升,就应当从原有的领导岗位退下,改任正处级的调研员。2008年,适逢该局正局长李某年龄达到57周岁。在经过正式程序之后,李某卸任局长,担任调研员;王某由副局长升职,担任该局的正局长。 王某担任局长后,发现一把手的工作远比自己预想的难度要大。其中,最意料不到的一个情况是,李某实际上成了工作上的一个“障碍”。李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正派,作风严谨,谦虚好学,工作积极,长期在本市环保系统工作,从办事员一直做到正局长。本来,其他局委办的正职领导卸任后,虽然担任调研员,但基本上处于离岗状态,平时没有大事根本不去单位。但李某卸任后,仍然坚持天天上班。而且,由于李某工作经验丰富,人员熟悉,局内部和其他单位的人遇到事情时往往找他商量。李某也不避嫌,在工作上积极参与。王某发现,李某实际上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自己的工作受到了无形牵制。 问题:

李某的影响力属于什么性质的影响力?

答案

参考答案:

(1)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权力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具体有:法定性权力,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奖赏性权力,指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惩罚性权力,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权力而影响他人的能力;感召性权力,指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专长性权力,是知识的权力,指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

(2)李某的影响力分析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对组织内的成员都具有影响力。正式领导者(即便他缺乏权威)可以运用合法的权力来影响下级的思想和行动,必要时可以采用权力的消极形式来影响下级。非正式领导者的影响力完全基于组织内部成员对他的信赖。其影响力来自于个人魅力和专长权。但其号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本案例中,李某处在局长职位的时候,其影响力可能来自于法定权力、奖赏权力、惩罚权力、感召权力和专长性权力。其卸任局长职位后的影响力主要是专长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即来自于个人魅力。例如,李某为人正派、作风严谨、谦虚好学、工作积极,下属敬重他的人品,会自觉追随被他影响;李某工作经验丰富,人员熟,具有专长性权力,下属人员遇到事情时往往找他商量,受他影响。因此,李某卸任后的影响力属于非正式领导者的影响力。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