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 句
(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请简要分析此诗耐人寻味的意境。(3分)
(2)请简要分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 细竹投影,梅花飘香,月亮高悬,西厢寂寂,诗人入梦复又醒来,面对此景,再也不能入眠,感叹人与月终不能相会。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诗人遗憾而幽怨。(另一解 感叹明月也喜爱此景,不忍离去。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表达诗人愉悦之情。)
(2) 拟人,诗人将月当作人来写,说它不肯从空中下来与他在西厢相会。月亮这一意象在此可能代指家人、友人、有情人,也可能喻指君王,所以这一手法生动而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遗憾与幽怨。(另一解 拟人,诗人将月当作人来写,说它见此美景也不忍心离去。作者运用这一手法生动的写出了此时心中的欢愉。)
第一小题属诗歌鉴赏题中的分析意境型,要求就曲中的两句简要赏析。分析意境型的答题步骤一般为: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概括景物特点(一般为两个双音节词)或点明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情感或表达效果。本诗理解上没有难度,可展开合理想象描摹画面,就可以体悟到空阔、幽静的意境特点,再扣住“可怜”、“ 不肯”等关键词,诗人遗憾、幽怨的情感就可感悟到了。
第二小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掌握一般的答题思路:指出所用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具体运用及效果;点明表达的情感或写出的意境。而题干中已经明确是修辞手法,在第一题的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很容易能看出拟人修辞,把月当成人写,就有一种喜爱、高兴之情在其中。再按照答题思路作答,本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