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

材料一: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2006年北京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和上海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2011年再度曝光的河南“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人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落实,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材料二:中 * * * * 、国家 * * 胡 * * 2011年在天津考察时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务院 * * 温 * * 怒斥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称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严重。“要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点治乱必须重拳出击”,国务院副 * *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出席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时这样强调。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不同。材料一中,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都是生产经营者受错误价值观指引的结果。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没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履行好社会责任。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得加强食品安全的呼声十分强烈,因此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监管,打击犯罪。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重视食品安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

2006年3月20日,上海的甲公司与北京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1000吨化工原料,总价款为200万元;乙公司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交货,甲公司在验货后7日内付款。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地点。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以其办公用房作抵押向丙银行借款2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由于办公用房的价值仅为100万元,甲公司又请求丁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了保证担保。丙银行与丁公司的保证合同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及保证范围,但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至借款本息还清时为止。

4月10日,乙公司准备通过铁路运输部门发货时,甲公司的竞争对手告知乙公司,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将要破产。

乙公司随即暂停了货物发运,并电告甲公司暂停发货的原因,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告知乙公司:本公司经营正常,货款已经备齐,乙公司应尽快履行合同,否则将追究违约责任。但乙公司坚持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急需这批货物,只好按照乙公司的要求,提供了银行保函。5月25日,乙公司收到银行保函,当日向铁路运输部门支付了运费并发货。货物在运输途中,遇泥石流灾害全部灭失。

借款合同到期后,甲公司没有偿还丙银行的借款本息。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丁公司的保证期间为多长?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