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星期六,杨过建议小龙女下周不工作陪他到某个山区旅游,小龙女拒绝了,自称她既支付不起旅行费用又因为没请假而将被扣工资。然而,费用很明显不是小龙女不愿陪杨过到那个山区旅游的真正原因,因为每次杨过邀请她参加一个没事先安排的旅行时,不管杨过计划上哪儿,小龙女都给出同样的理由。 上面的推理最易受下面哪一项批评的攻击

A.它企图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小龙女的行为上从而预防杨过的行为受攻击。

B.它没有证实杨过和小龙女一样的支付不起一个没事先安排的假期旅行的费用。

C.它忽视了这种可能性,即不像杨过那样,小龙女喜欢一个早就计划好的假期。

D.它假定如果小龙女所说的原因不是她的唯一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对小龙女来说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原因。

E.它没有调查小龙女的行为可能被她所给出的原因所充分地解释的可能性。

答案

参考答案:E

解析:杨过实际上没有提出任何理由来证明小龙女理由是错误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8分,每题2分)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①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③,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

【注】①逢同:越国大夫。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胥。子胥曰:“王毋喜!”让:谦让。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役反:从(齐国)回来完差。

C.请成越王曰:……请成:请求跟……讲和

D.吾置王甬东,百家君:统治,治理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与子胥争越议嬴夷门抱关者也

B.伍员貌忠实忍人举欣欣然有喜色相告曰

C.越可逆天乎倔生下,故久立与客语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观越兵入也竭忠尽智,事其君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方直谏的一项是

A.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B.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C.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C.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

D.范蠡谏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小题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3分)

⑵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