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6分)党的十八大为中 * *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幸福生活之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幸福之梦。甲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乙说:“拥有称心的工作就是幸福。”丙说:“物价适宜加放心餐桌就是幸福。”丁说:“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就是幸福。”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之梦。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创造条件以实现中国人期盼的“幸福生活之梦”。(14分)

材料二 【文化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高三(3)班学生在关于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第三.使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 * * 灿烂悠久的文化;第四.作为个人,3班学生认为应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12分)

答案

(1)①发展经济,(2分)增加居民收入(2分);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分),扩大就业;③加强宏观调控(1分),稳定物价(1分),规范市场秩序(2分);④落实科学发展观(1分),保护生态环境(1分);⑤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1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分)。

(2)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②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1分),实现文化创新(1分);③使其他国家了解中 * * 文化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提高综合国力(1分);④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2分),培育“四有”公民(1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的是要认真分析材料中的甲乙丙丁四人的幸福生活所涉及的问题。甲的问题是收入问题;乙的问题是就业问题;丙的问题是物价与消费、食品安全的问题;丁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因此政府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其次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再次是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第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可以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公平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回答本题时,考生要注意的是不是分析强国之梦的重要性,而是实现强国之梦措施的重要性,也就是材料中的四个措施的重要性;根据材料,考生可以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角度分析第一个措施;可以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第二个措施;可以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说明第三个措施;可以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角度说明第四个措施的重要性。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