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曾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为此,加拿大政府颁布了禁渔令,但二十年过去了,鳕鱼资源在纽芬兰渔场几乎没有恢复。下图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迁示意图。
(1)分析纽芬兰渔场兴衰的原因。(8分)
(2)据上图分析野生大黄鱼70年代后期产量的变化及原因。(6分)
(3)目前舟山渔场正在开发“筷子带鱼”、“汤勺黄鱼”、“楓叶鲳鱼”等产品,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6 分)
(1)兴起的原因:①寒流、暖流交汇,圣劳伦斯等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资源丰富。(2分)②临近欧洲、美洲广阔的消费市场。(2分)③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渔场发展。(2分)
衰落的原因:随着捕鱼技术的提高,政府政策不利,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数量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难以恢复,使渔业资源由可再生资源变为非可再生资源。(由于人类大肆捕捞,破坏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鱼类资源迅速减少。)(2分)
(2)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速度较快。
原因:①过度捕捞使生态环境破坏,导致野生大黄鱼产量下降;(3分)②国家捕捞(休渔)政策的实施;(或近岸海域海洋污染、赤潮频发);(或油价上涨捕鱼成本增加)。(3分)
(3)赞同。(2分)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只要合理捕捞,优化伏季休渔和禁渔期区制度,就能可持续利用。市场出售带鱼、黄鱼可促进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充分利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4分)
或不赞同。(2分)破坏鱼类的生长繁殖,破坏生态系统,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鱼类资源消失。(4分)
题目分析:
(1)注意问题中的“兴衰”二字,答案中要有兴起,又有衰落,而且他们的原因中既要有自然原因,又要有人为原因。此题可从渔场的成因入手。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中纬度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水温适宜;②寒暖流交汇处,引起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饵料;③上升补偿流影响,导致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饵料;④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带来陆地上的营养物质,利于鱼类繁殖。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主要是寒暖流交汇。从位置来看又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处。故鱼类资源丰富。这是兴起的基础,然后就是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可从饮食习惯爱好,经验,技术,市场,交通等角度来考虑。首先当地人会有食鱼的爱好,在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形成习惯,人们也会有很多养鱼的经验;同时距离北美经济发达地区较近,有广阔的市场;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使鱼可以运输到更远的地方去,所以兴起。衰落主要从材料中提到的“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明显的人为原因是长时间的过度捕捞,同时影响到生态平衡,再从生物角度分析即可。
(2)分析图形可以看到:70年代后期之后野生大黄鱼产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而且速度快。
在分析原因时,既要有自然原因,又要有人为原因,其中速度比较快说明人为原因是主导原因,同时注意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之间的关系。人为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到,在70年代,对野生大黄鱼过度捕捞,直接导致野生大黄鱼的减少。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导致野生大黄鱼难以恢复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另一种可能就是国家政策的干预,实行了休渔政策,导致产量下降,这种情况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自然原因:只能是猜测,可能是海洋污染,也可能有其他自然灾害,或者成本增加等等。
(3)这样的题目是开放性题目,可赞成也可不赞成,但首先要表达自己的态度,然后所说的理由充分、合理就可以。如果赞成,那么就从多样性开发的合理性角度、积极性角度去阐述。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有序合理的开发是合理的,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可以形成多样化的海洋水产养殖,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多样化,可以灵活应对市场,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增加就业等等。如果不赞成,主要就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自然原因的角度去考虑,这样的发展的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