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中国“蛟龙”7 000米海试区表层洋流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小题2:仅考虑风与洋流因素的影响,比较图中两条航线的航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江阴→海试区的速度较快

B.海试区→青岛的速度较快

C.两条航线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1: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与流向。中国“蛟龙”7 000米海试区位于中低纬度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表层洋流主要是北半球信风带引起的北赤道暖流,其流向为自东向西。小题2:本题考查洋流的影响。两条航线均受东亚夏季风(东南季风)和日本暖流影响,海试区→青岛为顺风顺水,江阴→海试区为逆风逆水,故海试区→青岛航线的速度较快。

单项选择题

综合考察灵感思维的新线索、新结果、新结论,就会发现它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凯库勒 关于苯分子C6H6环状结构的重大发现,也不是一下成功的。他受到幻梦中被蛇缠络的启示而产 生了灵感,诱发了对苯分子结构为环状的假想,后经多次核验、修正,才得出今天所见的环结构 图。(K)。现代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势说明,科学的深化要求更加精确化。但科学的深化又意味着 问题的复杂化,而复杂化又难以精确化。因而,与之相伴而来的就是不精确性,即模糊性。人的 理性思维,从整体上看,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特征的,它最突出表现在灵感思维上,因为灵感在发 生过程中,要受知觉经验信息、课题信息、潜意识同显意识不时出现的交流信息,以及神经细胞 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影响。只要其中的某一项信息失准,其结果就难以精确。要精确,就必须由形象 思维和抽象思维辅佐。当然,这些并非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因为失去创造性功能的“灵感思维”不 是我们所说的灵感思维。这一点,钱学森已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讲得很明启:“凡有 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了要创造要突破就得有灵感。”

文中“与之相伴”的“之”指代的是:()

A.科学的深入化

B.科学的复杂化

C.科学的整体化

D.科学的精确化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