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鉴赏(共11分)
鹿柴
王维
空上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小题1:针对本诗,请简要分析其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
小题2:苏轼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将《鹿柴》这首诗中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不少于30字)。
答案
小题1:映衬(衬托、反衬)(1分),一二句以有声反衬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俱寂静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的那一阵人语响,这是的空寂感更加突出。三四句以光亮反衬幽暗,(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的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不觉其暗,一 抹余辉使斑斑驳驳的树影照应在树下的青苔上,那光影与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对比,反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2分)。
小题2:相对开放题,学生要抓住诗中的意象, 有画面感,吻合诗的意境即可。(2分)例1:无声的寂静,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以独特的审美视觉,简单的20个字,展现了一副空山传语、深林返照图。整首诗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但在冷色中作者惨进了一点暖色,在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中,不至于幽森枯寂。
例2:苍苍莽莽的深林,显得阴暗潮湿;几缕阳光透过树 的缝隙,照射在青绿的苔藓上,显得苍白无力。静谧中,随风飘来一阵话语声,风过处,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