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公司采用递延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表结法编制会计报表。该公司2003年11月30日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单位:元
科 目 | 借方余额 | 货方余额 |
应收账款 | 3800000 | |
坏账准备 | 10650 | |
存货 | 1500000 | |
其中:甲商品 | 1000000 | |
乙商品 | 500000 | |
存货跌价准备 | 300000 | |
其中:甲商品 | 200000 | |
乙商品 | 100000 | |
短期投资 | 158460 | |
其中:A股票 | 23560 | |
B股票 | 56000 | |
C股票 | 78900 | |
长期股权投资 | 3000000 | |
主营业务收入 | 2560000 | |
主营业务成本 | 2100000 |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13500 | |
营业费用 | 46000 | |
管理费用 | 65600 | |
财务费用 | 20000 | |
存货跌价损失 | 300000 | |
营业外收入 | 5000 | |
营业外支出 | 15600 |
(1) 向S公司购进丙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0元。商品已经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 向T公司销售一批丙商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0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3) 月末结转己售出的丙商品的成本800000元。
(4) 公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该公司短期投资的A、B、 C股票系2003年购入。这些短期股票投资在12月31日的市价分别为:A股票22000元;B股票43000元;C股票75800元。
(5) 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鉴于2003年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决定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2002年的3%提高为5%。
(6) 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12月31日,各项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商品900000元;乙商品400000元;丙商品1050000元。
(7)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系2003年7月以固定资产形式向M公司的投资,该项固定资产投出时的账面原价为4200000元,已提折旧为120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采用成本法核算。12月31日得知M公司由于账务状况严重恶化,已于12月25日进入清算程序,东方公司预计该项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1200000元。
(8) 12月份共发生管理费用20000元(不包括提取的坏账准备),财务费用3500元,营业费用9000元,已登记入账。该月没有发生营业外收支事项。
2003年度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为( )元。
A.1933710
B.-1933710
C.131100
D.-131100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2560000-2100000-13500-46000-65600-20000-300000+5000 -15600=4300元=0.43万元
100-80-1.766-23.785-5-180-(2+0.35+0.9)=-193.801万元
-193.801+0.43=193.3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