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4分)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 描述“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6分)

(2) 图中的A、B两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的差异。(8分)

(3) 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分)

答案

(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2分),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2分),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分)。

(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1分),是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2分);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2分)。B渔场是秘鲁渔场(1分),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2分)。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2分)。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水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答对2点得4分)。

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水体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题目分析:

(1)依图分析,“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从温度带看,主要位于温带;从南北半球看,主要位于北半球;总面积看,太平洋面积最大。

(2)观察图分析,A为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寒暖流交汇会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B为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渔场,冷海水上泛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适合鱼类生长。

(3)世界海洋渔业资源萎缩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某些因素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或降低,如厄尔尼诺现象或全球气候变暖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拉尼娜现象使海水温度降低;②某些自然原因是海水受到污染,如酸雨;都会使渔业萎缩。

人为原因:过渡捕捞、海洋污染、对海洋资源大量开采等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依据渔业资源萎缩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加强海洋资源保护,防治海洋污染,控制人口增长等。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论述题

(30分)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国家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下,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要求的问题。

中 * * 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 * * 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 * * 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道理。(10分)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 * * 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谈谈中 * * 党是如何做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的。(10分)

2011年6月2日至4日,国务院 * * 温 * * 赶赴旱情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实地察看水情、旱情、灾情,就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做出部署。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的要求,旱区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服从指挥,积极承担了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3)运用国家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反映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