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某班学生围绕“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见下表)。
时间 | 对市场地位的认识 | 作用和意义 |
1982年党的十二大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1992年党的十四大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2002年党的十六大 |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
2012年党的十八大 |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 *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 |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到30%。人们期待着国有资本收益能够真正用于解决惠及百姓的重大问题,尽早实现“用之于民”。
可是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等痼疾,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是指正在推进中的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10分)
14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我国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3分)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为实践服务才有意义。对市场经济地位认识的深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分)(答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亦可)。
(2)①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3分)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2分)③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2分)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发展面向市场。(3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 我国对市场地位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对市场经济地位认识的深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
(2)该题需要根据材料中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概括和总结。针对“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三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分配制度进行解决;“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