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Zheng He’s first stop during the expedition was in ________ is a part of Vietnam today.

A.where

B.what

C.which

D.that

答案

B

题目分析:考查宾语从句:郑和探险的第一站是在如今的越南的一个地方。介词in后面接的是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缺少主语,用what连接宾语从句。选B。

点评:宾语从句属于名词性从句一种,名词性从句分为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从句四种,除宾语从句外,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是高考常考点。宾语从句中的连接词that, whether, if在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只起连接作用;连接代词who(ever), which(ever), whom(ever),whose(ever),what(ever)在句中做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连接副词when, why, where, how,在句中做状语。应从上下句的句法关系着手分析,切不可‘望句形生答案’总的来说,考生在解答此类题型时,可用排除法,造句法或者还原法,造句法就是仿造原句的语法功能仿造出一个易懂易理解的句子,帮助判断。

选择题
综合题

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 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4分)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独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c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决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

——摘自《中华读书报》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系动的关系。(6分)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 * * '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

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題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 * * 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