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是怎样即景抒情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回答。(5分)
小题2:后两句,诗人实写了“晚”,虚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小题1:“扬子江”点明送别之地,“春”点明送别的时间,“杨柳”写眼中之景,柳条依依,杨花飘荡。如此美好的时光,却是诗人与朋友分别之时,怎不“愁杀”人?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5分)
小题2:虚写了两人在“离亭”久久流连,不忍分手的情状;表达了两人友情之深,离愁之重。(6分)【诗歌鉴赏】 郑谷是江西人,在淮水之滨与友人作别,是客中送客。他们一个要去长安,一个要去潇湘,一北一南,背道而驰,愈去愈远,会合也更难。所以诗中的“渡江人”,应是指将要离别的两人。也正是这样,愁才这样重,这样深,两人才在离亭久久流连,不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