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下列句子中的“则”与上文中划线处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多义虚词词义的掌握情况。“则忧其民”中的“则”和D项中的“则”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A项中的“则”是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B项中的“则”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C也是连词,表示出乎意料,发现了新的情况,相当于“竟、却”。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知识链接] 题干译文: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有的就与前面所说的那两种情况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们不因环境的顺心而欣喜,也不因个人的失意而悲伤。(他们)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居民间又替君主忧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这些就是岳阳楼雄伟而壮丽的景象。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译: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译: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赶他已经放走的孟明等人,阳处父赶到了河边上,却发现孟明等人原来已经上了船,准备渡河了。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译: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