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6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图10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表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材料二 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要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材料三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要求修改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日益强烈。2010年,浙江部分省人大代表在民意调查基础上,联名向大会递交了一份“关于要求省人大尽快修改《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议案。2013年11月,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生育政策。同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调整生育政策的决议》,要求各地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法规。2014年1月13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浙江成为了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

(1)概括材料一中图和表的信息,(5分)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11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解读浙江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过程。(10分)

答案

(1)信息:材料一反映了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逐年增加,老龄人口比例在逐年提高,60岁以上人口已超10%,进入老龄化社会。(3分)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快速提高、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2分)

重要性: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分)因此,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再生产的目的,而且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4分)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有利于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4分)

(3)(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1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提案权。省人大代表广泛调查民意,使得政策的修改更好地反映民意,适应社会发展。(3分)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和省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和立法权,为浙江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法律保障。(3分)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单独二孩”政策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浙江省具体情况而做出的决议。(3分)

题目分析:

(1)本题有两小问。考生在回答第一小问信息解读时,首先要明确图表题的解题步骤。图表题要做到三读。一读表头,把握主旨;二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根据这三步,我们很容易解读出上述图表所蕴含的现象。对于第二小问,考生一定要看清设问的知识限定,然后分别从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设问的指向是解读浙江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过程。考生首先可以从人大代表的角度分析说明省人大代表广泛调查民意,使得政策的修改更好地反映民意,适应社会发展;其次可以从人大的角度分析说明全国和省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和立法权,为浙江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法律保障;最后可以从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的角度分析说明“单独二孩”政策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浙江省具体情况而做出的决议即可。

选择题
判断题